顯示具有 心得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顯示具有 心得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
2014年5月5日 星期一

關於桃療IRB

實地稽核訪查

  • 若主持人為第一次於桃療進行研究,須於收案前期稽核。
  • 填寫實地訪查監測資料表:研究方法簡述、收案狀況(已篩、已收、已完成、預計人數)等。

5/2實際狀況 (當天已向唐主任說明當天的所有狀況)

  • 稽核的IRB委員是我們研究預計收案病房的醫師(之前去報告遇到的那位)...球員兼裁判?!
  • 稽核重點:依委員個人喜好??
    → 執秘來時說委員應該會看整個收案過程,包含問卷說明、填寫。
    → 但當天為知情同意相關,有看一位個案的說明過程。
  • 是否需第二次稽核:等通知。唐主任說他覺得我們就還是照自己的計劃就好了,下午就繼續收。所以我下午還是將第一階段剩下的9人收完了(累積共20人)。
    • 委員說重點應該是看已經收案的人知情同意做得如何
      → 原先只知道會看收案過程,且IRB根本說前後矛盾,因為原本有說要稽核後才可以收案,但因為我們提供之前的時間委員都不方便,所以才打電話詢問IRB,IRB

2014年1月28日 星期二

2014/01/28 最近的心得

最近真是遇到一個又一個的挑戰.....

一是桃療IRB申請,二是R-SFST量表修改。


  1. 桃療IRB申請開始至今已經3、4個月,期間修修改改了數次,應對非常"嚴謹"審查,未來收案初期還要先被實地稽查,再加上一些或許是溝通不利的問題。當然我了解我的經驗實在是非常欠缺,也了解這都是個過程,但是當持續了這麼段時間卻還沒有什麼理想結果,實在很挫折、無力,又懷疑到底是不是自己的問題欸....。同時,相當佩服可以走到現在的老師、學長姐們。
  2. 量表修改完全是個聽起來不那麼困難,但是非常高深的學問。原本以為已經構成的量表就只需要把語句修順就差不多了。但是經歷專家建議以及實地施測等等,一步一步件招拆招的回覆和修改,都是很大的工程。可能一個不小心就會走偏,偏離設計的概念。甚至像現在越是深入了解,越是發掘了解的不足,以及在前些思考單純的日子裡,太主觀的認定或是誤會了一些概念。尤其當自己的背景知識並不那麼充足,真的非常的薄弱,僅能以一些實例來處理。


這些挑戰,還在持續中,而且也越發讓我感受到能力有限和不足,想要做得更好點,突破障礙,也只能繼續嘗試、努力、尋求協助囉。

2013年10月17日 星期四

文獻搜尋困難

最近少進行一個主題的文獻搜尋,因此就我之前的經驗來看的話有以下問題:

  1. 關鍵字難掌握:如之前搜尋social skill相關文獻時,了解到social skill一詞非常廣泛,要全面的掌握有困難。
  2. 搜尋策略很多種、不熟悉:婉婷在搜尋文獻時也會跟我一起討論,也跟姿誼學姊學了一部份,但不夠熟練,因此有時候要用的時候特別需要想運用的時機、或是嘗試多次。
  3. 無法確定自己蒐尋到的文獻量是否合適、夠不夠精確或全面。
以上是我目前想到的問題,另外想到會再補充。

2013年9月26日 星期四

2013/9/26 收到桃療院外申請核准

幾經波折(主持人問題),SFAP終於又可以寄送出審文件了!!!!

想了想,主持人是誰的問題真的就像老師說的IRB管太多XD

IRB說委員在審核的時候發現應該要請謝老師當主持人、而非協同人才對,才不會有到時候發paper出據IRB證明的問題(因為證明只給主持人)#@%$^(()......

事實上,合作雙方彼此有談好不就好了,真的管很多欸

現在主持人、協同主持人對調,改變的是從院內→院外要多付6000元!!!!!

如果要提變更案還要額外3000元

幸好這個月我的課程時數都拿到了,減少一次變更的手續~~可喜可賀^ ^

2013年9月25日 星期三

blog使用失誤@@

噢不!!!!

剛剛一個不小心把留言內容都刪除了@@

可謂blog技巧不純熟惹的禍!!!

以後千萬不能全部勾選之後亂試「移除內容」或「刪除」,僅記在心啊~~

2013年8月29日 星期四

Endnote 練習心得

    搜尋策略(已放入dropbox)
    (參考台大圖書館Endnote教學:http://tul.blog.ntu.edu.tw/archives/341)

  1. mental disorder AND social skill→ search →106篇→ evaluat* OR measure* OR assess* OR questionnair* → search retrieving references → 60篇
  2. (evaluat* OR measure* OR assess* OR questionnair*) AND social skill→ search →1673篇→ mental disorder→ search retrieving references→ 111篇
    • 好奇心下試了不一樣的順序2次,不知道為什麼會相差了大約40篇??? 與恭宏學長討論認為理論上應該不會出現這樣的問題(除非我們邏輯的概念有誤),推測原因為第2種搜尋方式一開始的條件比較廣,而第1種方式相對較狹隘,系統搜尋時會造成誤差。
    • 我沒有在endnote上對mental disorder和social skill進行相關term/MeSH term的搜尋。一是因為endnote似乎不能搜尋MeSH term,所以要一個一個輸入;二是因為相關方法還不熟悉,有在Pubmed/Ovid試過,但跟老師澄清此次練習目的是練習endnote的文獻搜尋策略後就沒有繼續了。
  3. 另一種搜尋方式可以是
    (1)分別於endnote搜尋"mental disorder", "social skill", "evaluation"這三個範疇的相關文獻,並匯入Library、建立不同的group。
    (2)利用"Create from groups"將三者搜尋到的文獻作交集(AND),應可與Pubmed/Ovid有類似的搜尋結果。
    • 但是這種方法可能因為資料較龐大(ex.evaluation加上相關的term就有二百多萬筆資料)要跑一下子(幾分鐘),在加上學長說Endnote可能會當掉,所以要考慮是否這樣用。
    (3)或是在library利用add to showing references, search showing references, omit from showing reference → 這樣跟在online search幾乎一樣。
  4. 以上是這次使用後的心得感想,或許其中還有很多技巧可以利用,或是搜尋策略可以有更好的擬定...等,就一步一步學吧!!!!

2013年8月22日 星期四

IRB申請記錄


申請流程、填表

  • 不同醫院研究人員資格要求不同
    • 草療:
    • 計畫主持人、院內主持人→最近3年內9小時臨床研究課程證明
     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最近3年內9小時醫學倫理課程證明
      others→無
    • 桃療:
    • 計畫主持人→最近3年內9小時臨床研究課程證明
     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最近3年內9小時醫學倫理課程證明
     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最近3年內臨床試驗認證考試及格證明
      協同主持人、研究人員→最近3年內9小時臨床研究課程證明 
     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最近3年內9小時醫學倫理課程證明
    • 馬偕:
    • 計畫主持人、協同主持人→最近3年內臨床研究課程證明 (免時數)
     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最近3年內9小時醫學倫理課程證明
    • 由此可見桃療要求真多!!!
  • 計畫有變動需提變更案
    • 研究人員變更屬「微小」變更。
    • 例如這次申請桃療計畫研究人員資格要求多,上完課程費時久、長,可能會拖延進入會期時間。考量之下認為可先送審、研究助理去上課,之後實際要收案時再提變更案。
  • 現在IRB要求嚴格,受試者同意書中,說明人通常不是計畫主持人,而是研究助理等。因此研究人員相關資格、申請書/計畫書/同意書上是否被要求填寫同意書說明者名單、需要誰的簽名相當重要。
  • IRB相關網站,不同醫院管理者差異大,有些實在可以毫不諱言的說"亂七八糟",有問題還是打電話比較快!!!

研究方法

  • 精神分裂症為"易受傷害族群",受試者納入條件需要較為嚴謹。ex.條件中雖包含「年滿20歲以上」,對於精神分裂症患者而言,成年人仍可能包含被法院監護宣告者(即無行為能力人、受禁治產權者),也就是病患本人的簽署並不具效力,而需法定代理人(監護人)共同簽署。受試者條件中需寫清處"納入或排除"受監護宣告者(無行為能力人)!!!!!

2013年8月19日 星期一

《傑出女性學者給年輕學子的52封信》


        一本充滿學者個人經歷和給年輕後輩建議的書。其中,部分學者在年輕時早已立定志向,又或是只抓到一點未來的邊角,就這樣順勢走了下去,讓學術研究成為一生的志業。書中的人生經歷如同電影般的讓我想像起自己的未來,有時候也會急於找尋類似的共鳴,試圖從中告訴自己現在的經歷有有例可循,因為要想像1、2年後的自己是什麼模樣都已困難,更何況是更久更遠的一輩子。

        書裡面有些概念讓我印象深刻,也有些是作者群共同所提醒、經歷的,以下簡述之:

2013年8月8日 星期四

獨立思考(感想)


沒有獨立思考,就像留著別人屁股印的坐墊

剛好和老師通話前就再看這部份,也恰好老師也提醒了我這一點,而我也正好再想自己的有所思考的能力是否足夠,但可能過去不太給自己機會好好想想吧。
最近會有很多機會閱讀文獻、書籍等等,藉由在部落格上記錄重點、心得,我想是可以慢慢累積閱讀技巧、思考及批判的能力,過去往往只有在腦袋裡想自己有沒有的能力,現在則是朝向有方法的培養它、擁有它邁進。

「沒有別的竅門,只有你真的相信這套東西能讓你快樂一點,你才會照著做,進入思考堂奧」



(小記)
文獻閱讀

1.作者想要呈現的重點是什麼?
2.自己想要得到的是什麼?

如果整篇看下去會看到太多別人的重點,要想好自己從別人那裏得到的重點是什麼。

題目、研究目的可以看出一篇文章的重點;結構(前言、方法、結果、討論),每個段落要呈現的資訊是可以想像、期待的。

2013年8月2日 星期五

老師部落格遊記


連結:
助理可能面對的難題與因應
提供 助理 探索學術研究之旅

畢業後選擇當研究助理,一方面就是想知道「研究」到底是什麼東西,給自己機會嘗試看看,同時是個學習的機會。跟名容學姊交接後,第一個感受到的壓力便是需要想辦法釐清學姊花了近一年的成果,幸運的是學姐整理了許多精華資料給我,同時也還要弄清自己的任務是什麼才行。

連結:
「覺得自己總是怎麼做,都做不好」

雖然我還沒有開始撰寫什麼,我常會這樣想!!
去年這時候剛好在市療實習,當時評估報告、個案報告、專題報告都是由葉老師指導,老師非常認真、見解精闢,有好幾次(幾乎每一次)在費盡心思後的討論總會有如文中的感覺「沮喪」,當時葉老師告訴我「要想到自己如何去進步,而不是去符合老師的標準」,畢竟能力確實不是一朝一夕就突然蹦出的東西,要不斷的學習、修正,這句話一直記在我心中,否則以我鑽牛角尖但卻不成火侯的個性,可能要讓沮喪感持續不少時間了。


2013年8月1日 星期四

第一天(8/23更新)


    第一天正式開始助理工作,與老師談話後初步的記錄:
  1. 瞭解工作任務內容、重點、優先順序、時效
  2. 思考可能遇到的困難
  3. 研究助理想學些什麼
    • 研究過程、流程為何
    • 文獻搜尋技巧
    • 文獻閱讀(需要時間慢慢培養!!)
    • 心理計量、統計(學長姐推薦book、網路查基礎)
  4. 利用這一年瞭解"自己"的任務、規畫
  5. 觀摩老師其他研究生們做些什麼(熟悉自己的任務後再討論,2~3 wks after)
  6. 記錄老師blog有感觸的內容、網址
  7. 《傑出女性學者給年輕學子的52封信》閱讀、心得記錄(in 2~3 wks)